
醫學影像行業發展正當時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1-11 16:03
- 訪問量:
【概要描述】AI輔助診斷成為新風口 ?????? 醫學影像設備是醫療器械行業最主要、技術含量最高的細分領域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CT、DR等醫學影像設備發揮了關鍵作用。未來,在技術發展、政策引領等因素驅動下,醫學影像設備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CTDR等細分領域將成為黃金賽道。 多輪驅動行業發展 ????? 臨床常用醫學影像設備主要有X射線設備(DR)、CT、核磁共振、超聲、核醫學等。X射線設備(DR)臨床主要用于診斷胸部、骨關節乳腺疾病,膽系和泌尿系統陽性結石,以及消化、呼吸、泌尿、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斷速度快分辨率高。CT臨床應用廣泛,可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心血管、腹盆腔及骨骼肌肉系統等人體各個系統和解剖部位的臨床檢查,具有成像快、圖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等優點。核磁共振廣泛應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乳腺、縱膈、心臟、大血管、腹盆部各器官及脊柱、骨髓、肌肉等人體部位的臨床檢查,對軟組織分辨能力較強。超聲利用超聲波產生的斷層圖像實時動態成像,主要用于眼眶、頸部、乳腺、腹盆部、肌肉軟組織、心臟、四肢血管疾病診斷等。核醫學利用同位素原理表現生物代謝活性,可用于癌癥診斷、全身骨掃描及代謝動態檢查等,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優點,對于早期診斷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 在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引領下,全球醫學影像市場逐漸步入發展成熟期,整體保持緩慢增長態勢。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醫學影像設備作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之外的重要病例篩查手段,市場需求量激增,2020年是醫學影像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一年。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約為355億美元,2018年超過400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有望突破500億美元(見圖)。 ??????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演變,醫學影像設備開源軟件、診斷工具,以及計算機輔助診斷識別系統、3D醫學圖像系統、成像質量控制系統等正在不斷更新升級。同時,一些相關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無線/移動傳輸、3D圖像技術、多態融合技術等快速發展,推動醫學影像領域不斷創新。醫學影像設備與新興技術的融合,成為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創新升級發展的重要動力。 ?????? 當前,我國醫學影像相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行業發展正當時。發達國家和地區醫學影像行業起步早,存量市場基本處于飽和狀態,市場增量主要來源于新品升級替代,市場規模增長較為平緩。我國作為全球新興市場之一,政策助推和市場需求增長雙輪驅動醫學影像行業快速發展。宏觀政策方面,《中國制造2025》提出,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吨攸c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明確,到2025年,縣級醫院國產中高端醫療器械份額達到70%。市場需求方面,分級診療帶來醫療資源下沉,包括DR、彩超、CT等醫學影像設備在內的一大批醫療器械出現需求缺口。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醫學影像設備的市場需求量將加速增長。 市場發展迎來新趨勢 ?????? 總體來看,亞太地區是全球醫學影像設備發展增速最快的新興市場;全球市場呈現“三足鼎立”格局,西門子、通用、飛利浦三大跨國巨頭占據全球醫學影像市場超過65%的份額。與全球格局類似,我國高端醫學影像市場超過80%的份額被外資品牌占據,但隨著本土醫學影像企業自主研發實力的逐步增強,創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話語權將逐步提高。同時,疫情催化醫學影像設備與人工智能(AI)的跨界融合加速實現,AI輔助診斷將成為行業新風口。 ?????? 國際市場發展特點:亞太地區是醫學影像行業增速最快的市場,全球超過65%的醫學影像市場被三大跨國巨頭占據。 ?????? 從全球醫學影像市場區域分布來看,亞太地區市場最大,2015年以來,其年復合增長率一直保持全球最高水平。亞太地區醫學影像市場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醫療健康領域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 ?????? 從龍頭企業來看,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市場主要由大型跨國公司占據,其中,西門子、通用和飛利浦占據前三強位置,總市場占有率超65%。 ?????? 我國市場發展特點:高端醫學影像市場被國外品牌占據,本土企業創新技術不斷實現突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進口替代潛力大。 ?????? 近年來,國內醫學影像行業快速發展,本土醫學影像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而大部分高端醫學影像市場,特別是CT、彩超等領域,則由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 ?????? 在本土醫學影像企業研發技術水平提升、國產醫療器械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本土創新型醫學影像企業在高端設備上取得技術突破。未來,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進口替代潛力很大。此外,新醫改后醫院盈利模式發生變化,醫院更加重視醫療服務的輸出。我國公立醫院成本效益報告數據顯示,影像科是醫院收入水平和收益率最高的科室之一。在新盈利模式帶動下,影像科科室地位有望得到提升,我國醫學影像市場將實現加速發展,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將憑借性價比優勢迎來發展機遇。 ?????? 行業發展新趨勢:醫學影像設備與AI技術跨界融合,AI輔助診斷成為新風口。 ??????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AI輔助醫學影像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患者肺內病灶多、變化快,短時間內需要多次復查,影像醫務人員工作量很大。AI輔助診斷可有效減輕醫生復核壓力,使醫生復核總體效率達到純人工量化評估速度的數十倍。此外,新冠病毒感染潛伏期較長,一些無癥狀感染者往往也具有影像學癥狀,AI輔助診斷可以幫助醫生排查無癥狀感染者,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因此,很多AI技術企業致力在輔助醫學影像方面尋求突破。如華為云與華中科技大學、藍網科技等合作推出新冠肺炎AI輔助醫學影像量化分析服務,該服務基于計算機視覺與醫學影像分析技術,能夠精準診斷患者肺部影像,降低醫生工作負荷。 ?????? AI輔助醫學影像憑借其較高的診斷效率和準確性,正在逐步改變醫學影像行業發展方向。Signif y Research數據顯示,預計2023年,全球AI輔助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未來將成為醫學影像行業乃至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新風口。 重點領域發展動力足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CT和DR設備在疾病診斷和篩查方面作用凸顯,將成為醫學影像領域黃金賽道。 AI+CT跨界融合潛力大 ?????? 隨著國產CT 技術水平的提升和配置政策的落地,預計到2024年,我國CT設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7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CT影像作為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疑似患者篩查、臨床診斷和療效監測的重要依據,發揮了關鍵作用。 ?????? 未來,AI+CT的跨界融合發展潛力值得進一步挖掘。早在2016年,西門子就推出了新的通用智能圖像處理技術——ALPHA技術。該技術使設備無需醫生干預就能完成自動定位、智能參數調整、圖像重建及后處理等環節,將醫生從復雜的后處理操作中解放出來,使醫生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疾病診斷中,從而提高診斷準確性。 ??????? 目前,我國CT設備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和遼寧等地,本土領軍企業以聯影和東軟為代表。搭載AI診斷技術的CT影像設備的發展,還依托于阿里、華為、騰訊等AI技術企業。 國產DR發展勢頭強 ??????? 我國DR市場每年銷量已達1.5萬~2萬臺,未來發展前景向好。 ?????? DR超清影像系統不僅可以發現早期小斑片影和間質改變,還可發現肺部磨玻璃影、浸潤影等,很好地輔助醫生對疑似病例進行精準診斷,在疫情防控期間主要用于肺部診斷,是重要的新冠肺炎篩查設備之一。尤其是移動DR,其可移動、成像質量佳、可遠程操控并傳輸結果等優勢契合了疫情期間防止交叉感染且需快速報告檢測結果的訴求,因此需求量激增。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移動DR品牌以西門子、島津、邁瑞、安健科技、聯影等為主。 ?????? 就我國DR行業格局來看,外資企業進入市場早、技術成熟、影響力大且質量水平較高,占據高端DR設備大部分市場份額。因此,我國高端DR市場存在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此外,近幾年本土DR企業不斷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正逐步實現中低端產品的國產替代,未來將繼續向高端領域邁進。 ?
醫學影像行業發展正當時
【概要描述】AI輔助診斷成為新風口
?????? 醫學影像設備是醫療器械行業最主要、技術含量最高的細分領域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CT、DR等醫學影像設備發揮了關鍵作用。未來,在技術發展、政策引領等因素驅動下,醫學影像設備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CTDR等細分領域將成為黃金賽道。
多輪驅動行業發展
????? 臨床常用醫學影像設備主要有X射線設備(DR)、CT、核磁共振、超聲、核醫學等。X射線設備(DR)臨床主要用于診斷胸部、骨關節乳腺疾病,膽系和泌尿系統陽性結石,以及消化、呼吸、泌尿、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斷速度快分辨率高。CT臨床應用廣泛,可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心血管、腹盆腔及骨骼肌肉系統等人體各個系統和解剖部位的臨床檢查,具有成像快、圖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等優點。核磁共振廣泛應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乳腺、縱膈、心臟、大血管、腹盆部各器官及脊柱、骨髓、肌肉等人體部位的臨床檢查,對軟組織分辨能力較強。超聲利用超聲波產生的斷層圖像實時動態成像,主要用于眼眶、頸部、乳腺、腹盆部、肌肉軟組織、心臟、四肢血管疾病診斷等。核醫學利用同位素原理表現生物代謝活性,可用于癌癥診斷、全身骨掃描及代謝動態檢查等,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優點,對于早期診斷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 在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引領下,全球醫學影像市場逐漸步入發展成熟期,整體保持緩慢增長態勢。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醫學影像設備作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之外的重要病例篩查手段,市場需求量激增,2020年是醫學影像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一年。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約為355億美元,2018年超過400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有望突破500億美元(見圖)。
??????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演變,醫學影像設備開源軟件、診斷工具,以及計算機輔助診斷識別系統、3D醫學圖像系統、成像質量控制系統等正在不斷更新升級。同時,一些相關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無線/移動傳輸、3D圖像技術、多態融合技術等快速發展,推動醫學影像領域不斷創新。醫學影像設備與新興技術的融合,成為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創新升級發展的重要動力。
?????? 當前,我國醫學影像相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行業發展正當時。發達國家和地區醫學影像行業起步早,存量市場基本處于飽和狀態,市場增量主要來源于新品升級替代,市場規模增長較為平緩。我國作為全球新興市場之一,政策助推和市場需求增長雙輪驅動醫學影像行業快速發展。宏觀政策方面,《中國制造2025》提出,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吨攸c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明確,到2025年,縣級醫院國產中高端醫療器械份額達到70%。市場需求方面,分級診療帶來醫療資源下沉,包括DR、彩超、CT等醫學影像設備在內的一大批醫療器械出現需求缺口。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醫學影像設備的市場需求量將加速增長。
市場發展迎來新趨勢
?????? 總體來看,亞太地區是全球醫學影像設備發展增速最快的新興市場;全球市場呈現“三足鼎立”格局,西門子、通用、飛利浦三大跨國巨頭占據全球醫學影像市場超過65%的份額。與全球格局類似,我國高端醫學影像市場超過80%的份額被外資品牌占據,但隨著本土醫學影像企業自主研發實力的逐步增強,創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話語權將逐步提高。同時,疫情催化醫學影像設備與人工智能(AI)的跨界融合加速實現,AI輔助診斷將成為行業新風口。
?????? 國際市場發展特點:亞太地區是醫學影像行業增速最快的市場,全球超過65%的醫學影像市場被三大跨國巨頭占據。
?????? 從全球醫學影像市場區域分布來看,亞太地區市場最大,2015年以來,其年復合增長率一直保持全球最高水平。亞太地區醫學影像市場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醫療健康領域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
?????? 從龍頭企業來看,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市場主要由大型跨國公司占據,其中,西門子、通用和飛利浦占據前三強位置,總市場占有率超65%。
?????? 我國市場發展特點:高端醫學影像市場被國外品牌占據,本土企業創新技術不斷實現突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進口替代潛力大。
?????? 近年來,國內醫學影像行業快速發展,本土醫學影像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而大部分高端醫學影像市場,特別是CT、彩超等領域,則由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
?????? 在本土醫學影像企業研發技術水平提升、國產醫療器械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本土創新型醫學影像企業在高端設備上取得技術突破。未來,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進口替代潛力很大。此外,新醫改后醫院盈利模式發生變化,醫院更加重視醫療服務的輸出。我國公立醫院成本效益報告數據顯示,影像科是醫院收入水平和收益率最高的科室之一。在新盈利模式帶動下,影像科科室地位有望得到提升,我國醫學影像市場將實現加速發展,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將憑借性價比優勢迎來發展機遇。
?????? 行業發展新趨勢:醫學影像設備與AI技術跨界融合,AI輔助診斷成為新風口。
??????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AI輔助醫學影像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患者肺內病灶多、變化快,短時間內需要多次復查,影像醫務人員工作量很大。AI輔助診斷可有效減輕醫生復核壓力,使醫生復核總體效率達到純人工量化評估速度的數十倍。此外,新冠病毒感染潛伏期較長,一些無癥狀感染者往往也具有影像學癥狀,AI輔助診斷可以幫助醫生排查無癥狀感染者,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因此,很多AI技術企業致力在輔助醫學影像方面尋求突破。如華為云與華中科技大學、藍網科技等合作推出新冠肺炎AI輔助醫學影像量化分析服務,該服務基于計算機視覺與醫學影像分析技術,能夠精準診斷患者肺部影像,降低醫生工作負荷。
?????? AI輔助醫學影像憑借其較高的診斷效率和準確性,正在逐步改變醫學影像行業發展方向。Signif y Research數據顯示,預計2023年,全球AI輔助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未來將成為醫學影像行業乃至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新風口。
重點領域發展動力足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CT和DR設備在疾病診斷和篩查方面作用凸顯,將成為醫學影像領域黃金賽道。
AI+CT跨界融合潛力大
?????? 隨著國產CT 技術水平的提升和配置政策的落地,預計到2024年,我國CT設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7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CT影像作為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疑似患者篩查、臨床診斷和療效監測的重要依據,發揮了關鍵作用。
?????? 未來,AI+CT的跨界融合發展潛力值得進一步挖掘。早在2016年,西門子就推出了新的通用智能圖像處理技術——ALPHA技術。該技術使設備無需醫生干預就能完成自動定位、智能參數調整、圖像重建及后處理等環節,將醫生從復雜的后處理操作中解放出來,使醫生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疾病診斷中,從而提高診斷準確性。
??????? 目前,我國CT設備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和遼寧等地,本土領軍企業以聯影和東軟為代表。搭載AI診斷技術的CT影像設備的發展,還依托于阿里、華為、騰訊等AI技術企業。
國產DR發展勢頭強
??????? 我國DR市場每年銷量已達1.5萬~2萬臺,未來發展前景向好。
?????? DR超清影像系統不僅可以發現早期小斑片影和間質改變,還可發現肺部磨玻璃影、浸潤影等,很好地輔助醫生對疑似病例進行精準診斷,在疫情防控期間主要用于肺部診斷,是重要的新冠肺炎篩查設備之一。尤其是移動DR,其可移動、成像質量佳、可遠程操控并傳輸結果等優勢契合了疫情期間防止交叉感染且需快速報告檢測結果的訴求,因此需求量激增。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移動DR品牌以西門子、島津、邁瑞、安健科技、聯影等為主。
?????? 就我國DR行業格局來看,外資企業進入市場早、技術成熟、影響力大且質量水平較高,占據高端DR設備大部分市場份額。因此,我國高端DR市場存在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此外,近幾年本土DR企業不斷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正逐步實現中低端產品的國產替代,未來將繼續向高端領域邁進。
?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1-11 16:03
- 訪問量:
AI輔助診斷成為新風口
醫學影像設備是醫療器械行業最主要、技術含量最高的細分領域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CT、DR等醫學影像設備發揮了關鍵作用。未來,在技術發展、政策引領等因素驅動下,醫學影像設備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CTDR等細分領域將成為黃金賽道。
多輪驅動行業發展
臨床常用醫學影像設備主要有X射線設備(DR)、CT、核磁共振、超聲、核醫學等。X射線設備(DR)臨床主要用于診斷胸部、骨關節乳腺疾病,膽系和泌尿系統陽性結石,以及消化、呼吸、泌尿、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斷速度快分辨率高。CT臨床應用廣泛,可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心血管、腹盆腔及骨骼肌肉系統等人體各個系統和解剖部位的臨床檢查,具有成像快、圖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等優點。核磁共振廣泛應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乳腺、縱膈、心臟、大血管、腹盆部各器官及脊柱、骨髓、肌肉等人體部位的臨床檢查,對軟組織分辨能力較強。超聲利用超聲波產生的斷層圖像實時動態成像,主要用于眼眶、頸部、乳腺、腹盆部、肌肉軟組織、心臟、四肢血管疾病診斷等。核醫學利用同位素原理表現生物代謝活性,可用于癌癥診斷、全身骨掃描及代謝動態檢查等,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優點,對于早期診斷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在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引領下,全球醫學影像市場逐漸步入發展成熟期,整體保持緩慢增長態勢。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醫學影像設備作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之外的重要病例篩查手段,市場需求量激增,2020年是醫學影像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一年。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約為355億美元,2018年超過400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有望突破500億美元(見圖)。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演變,醫學影像設備開源軟件、診斷工具,以及計算機輔助診斷識別系統、3D醫學圖像系統、成像質量控制系統等正在不斷更新升級。同時,一些相關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無線/移動傳輸、3D圖像技術、多態融合技術等快速發展,推動醫學影像領域不斷創新。醫學影像設備與新興技術的融合,成為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創新升級發展的重要動力。
當前,我國醫學影像相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行業發展正當時。發達國家和地區醫學影像行業起步早,存量市場基本處于飽和狀態,市場增量主要來源于新品升級替代,市場規模增長較為平緩。我國作為全球新興市場之一,政策助推和市場需求增長雙輪驅動醫學影像行業快速發展。宏觀政策方面,《中國制造2025》提出,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吨攸c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明確,到2025年,縣級醫院國產中高端醫療器械份額達到70%。市場需求方面,分級診療帶來醫療資源下沉,包括DR、彩超、CT等醫學影像設備在內的一大批醫療器械出現需求缺口。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醫學影像設備的市場需求量將加速增長。
市場發展迎來新趨勢
總體來看,亞太地區是全球醫學影像設備發展增速最快的新興市場;全球市場呈現“三足鼎立”格局,西門子、通用、飛利浦三大跨國巨頭占據全球醫學影像市場超過65%的份額。與全球格局類似,我國高端醫學影像市場超過80%的份額被外資品牌占據,但隨著本土醫學影像企業自主研發實力的逐步增強,創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話語權將逐步提高。同時,疫情催化醫學影像設備與人工智能(AI)的跨界融合加速實現,AI輔助診斷將成為行業新風口。
國際市場發展特點:亞太地區是醫學影像行業增速最快的市場,全球超過65%的醫學影像市場被三大跨國巨頭占據。
從全球醫學影像市場區域分布來看,亞太地區市場最大,2015年以來,其年復合增長率一直保持全球最高水平。亞太地區醫學影像市場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醫療健康領域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
從龍頭企業來看,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市場主要由大型跨國公司占據,其中,西門子、通用和飛利浦占據前三強位置,總市場占有率超65%。
我國市場發展特點:高端醫學影像市場被國外品牌占據,本土企業創新技術不斷實現突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進口替代潛力大。
近年來,國內醫學影像行業快速發展,本土醫學影像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而大部分高端醫學影像市場,特別是CT、彩超等領域,則由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
在本土醫學影像企業研發技術水平提升、國產醫療器械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本土創新型醫學影像企業在高端設備上取得技術突破。未來,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進口替代潛力很大。此外,新醫改后醫院盈利模式發生變化,醫院更加重視醫療服務的輸出。我國公立醫院成本效益報告數據顯示,影像科是醫院收入水平和收益率最高的科室之一。在新盈利模式帶動下,影像科科室地位有望得到提升,我國醫學影像市場將實現加速發展,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將憑借性價比優勢迎來發展機遇。
行業發展新趨勢:醫學影像設備與AI技術跨界融合,AI輔助診斷成為新風口。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AI輔助醫學影像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患者肺內病灶多、變化快,短時間內需要多次復查,影像醫務人員工作量很大。AI輔助診斷可有效減輕醫生復核壓力,使醫生復核總體效率達到純人工量化評估速度的數十倍。此外,新冠病毒感染潛伏期較長,一些無癥狀感染者往往也具有影像學癥狀,AI輔助診斷可以幫助醫生排查無癥狀感染者,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因此,很多AI技術企業致力在輔助醫學影像方面尋求突破。如華為云與華中科技大學、藍網科技等合作推出新冠肺炎AI輔助醫學影像量化分析服務,該服務基于計算機視覺與醫學影像分析技術,能夠精準診斷患者肺部影像,降低醫生工作負荷。
AI輔助醫學影像憑借其較高的診斷效率和準確性,正在逐步改變醫學影像行業發展方向。Signif y Research數據顯示,預計2023年,全球AI輔助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未來將成為醫學影像行業乃至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新風口。
重點領域發展動力足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CT和DR設備在疾病診斷和篩查方面作用凸顯,將成為醫學影像領域黃金賽道。
AI+CT跨界融合潛力大
隨著國產CT 技術水平的提升和配置政策的落地,預計到2024年,我國CT設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7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CT影像作為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疑似患者篩查、臨床診斷和療效監測的重要依據,發揮了關鍵作用。
未來,AI+CT的跨界融合發展潛力值得進一步挖掘。早在2016年,西門子就推出了新的通用智能圖像處理技術——ALPHA技術。該技術使設備無需醫生干預就能完成自動定位、智能參數調整、圖像重建及后處理等環節,將醫生從復雜的后處理操作中解放出來,使醫生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疾病診斷中,從而提高診斷準確性。
目前,我國CT設備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和遼寧等地,本土領軍企業以聯影和東軟為代表。搭載AI診斷技術的CT影像設備的發展,還依托于阿里、華為、騰訊等AI技術企業。
國產DR發展勢頭強
我國DR市場每年銷量已達1.5萬~2萬臺,未來發展前景向好。
DR超清影像系統不僅可以發現早期小斑片影和間質改變,還可發現肺部磨玻璃影、浸潤影等,很好地輔助醫生對疑似病例進行精準診斷,在疫情防控期間主要用于肺部診斷,是重要的新冠肺炎篩查設備之一。尤其是移動DR,其可移動、成像質量佳、可遠程操控并傳輸結果等優勢契合了疫情期間防止交叉感染且需快速報告檢測結果的訴求,因此需求量激增。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移動DR品牌以西門子、島津、邁瑞、安健科技、聯影等為主。
就我國DR行業格局來看,外資企業進入市場早、技術成熟、影響力大且質量水平較高,占據高端DR設備大部分市場份額。因此,我國高端DR市場存在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此外,近幾年本土DR企業不斷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正逐步實現中低端產品的國產替代,未來將繼續向高端領域邁進。
新聞資訊
OFFICIAL ACCOUNTS
公眾號
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

ONLINE MESSAGE
請您留言
版權所有:沈陽百金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備案號:遼ICP備1400341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沈陽 SEO標簽導航